开车打手机比酒后驾驶更危险,反应慢似七旬老人。在我市集中拓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中,开车打手机被列在6大交通陋习的第三位,然而记者通过连日来的采访与调查发现,这一交通陋习并未引起广大交通参与者的足够看重。
开车打手机比比皆是
昨天上午,记者从绿地笔克搭乘出租车前往北大街,车行至丈八路跳水馆附近,司机师傅的手机响了,他掏出手机接听,通话开始。从司机师傅甜蜜且毫不隐讳的谈话中可以判定他们是他的女朋友,从通话的内容看,并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但司机师傅却聊得投入。此时正是周末交通高峰,车流量大,行车速度相对较慢,尽管如此,大家一路上还是来了两次急刹。最让记者担忧的是,煲着电话粥的司机师傅只须一有机会,还会猛地超车,途中经过十字路口时,司机师傅会非常警觉地把手机放手,但都没挂机,一过十字再接着聊。就如此,这个电话粥一直煲到丰庆路附近才终止。近40分钟的车程,这位师傅至少一多半时间都在打电话。
昨天下午3点,记者分别在朱雀门外、含光门外、西大街广济街口、南大街粉巷口、劳动路各统计了约20分钟,结果发现开车打手机的状况比比皆是。下午3点10 分,在粉巷往南大街拐的路口,一名女人驾驶员在拥挤的车流中发信息,因为行车速度相对较低,女司机两手完全不握方向盘,专注地写信息,只不过间或抬头看看前车,然后再低头收发短信,一直到右拐入南大街,行车速度渐快,这位女司机一手仍然拿着手机。
下午4时20分,劳动路自北向南方向,车流量不大,汽车通行速度在40公里-50公里左右,一白色别克轿车却明显行车速度缓慢,后面的汽车已开始忍不住集体鸣笛抗议,记者超车后一看,只见驾驶员指间夹着一根烟,右手则将一部手机捂在耳朵上,神态自若谈笑风生,完全不了解自己已经紧急妨碍了通行秩序,对于大伙的怒目而视更是视而不见。
近三成受访者表示常常这样
昨天下午5点,记者在唐延路卜峰莲花超市停车点随机采访了30位驾驶员,每一个人都有开车打手机的历程,其中11人表示常常这样。驾驶员汤小姐说:一定是不便捷,自己也会感觉有的惊慌失措,可是感觉不接手机也是件挺离谱的事,所以常常会先选择接听,不是要紧事就三言两语一说,要紧事就难说了。中年人李先生表示:通常接通电话后,我会告知他们我在开车,假如有特别要紧特别急的事,我会找个路边暂时停车,等打完了电话再开车。
采访中,受访者均承认开车打手机确实多少影响驾驶,但出于无奈,现在非常难彻底改掉这个习惯。
JiaZhao.Com
开车打手机 反应迟钝似七旬老人
据市交警支队事故处民警介绍,开车打手机所引起的事故不少。导致事故非常重要是什么原因就是打手机、发短信非常大程度上分散了司机注意力。尤其是对于目前时尚的触摸屏手机,发短信总是需要双手进行操作,更增加了开车用手机的危险性。
记者在采访中,也遇见不少司机称自己开车时接打电话都是通过蓝牙手机完成的,解放了双手,不影响开车。其实这纯属误解。市交警支队宣法处处长车强表示:开车打手机的危险不止是由于手离方向盘,更要紧的是接打电话紧急分散司机注意力,有关研究表明,接打电话时人脑反应比酒后驾驶甚至还要慢30%,年轻司机的反应速度仅等于70岁的老年司机,开车打手机大大削弱了司机的应变能力。
依据陕西《道路交通安全法》推行方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驾驶员行驶中用手持电话的,处以警告或者50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