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愈加多,小区交通安全成为居民关心的话题。连日来,记者对省城居民小区走访发现,海量小区通过安装交通安全设施,规范小区行车秩序,保证居民安全出行。
1、安上减速带强制汽车减速慢行
2月20日上午,记者在省城部分小区看到,为保证居民出行安全,物业公司在出行通道路面安装减速带。
在杏花岭区景泽苑社区,记者看到,小区大门口、地下停车点入口处,分别安装着减速带。物业公司一位员工称,该小区共有600多户居民,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业主拥有私家车。为防止安全隐患,小区开发商出资,在小区出行通道上安装了减速带。
除去居民小区,记者发现一些小街巷,也安装着减速带。
一家减速带商家称,省城市场提供的减速带按米销售,价格在70元至120元之间。减速带通常由生胶制成,使用螺栓固定在路面上。
2、装上电子门禁控制小区车流量
走访发现,城区拥有私家车的市民愈加多,海量小区停车位变得紧张起来。一些市民在自己居住的小区找不到车位时,选择将汽车停放在家附近的马路边或其他小区。现在,为控制小区车流量,不少小区在大门口安装电子门禁,禁止外单位汽车进小区。
在杏花岭区小东门社区的一个居民院,小区大门口安着电子门禁。居民驾车出入小区,需出示出入证,门卫才放行。“附近一些小区居民和单位司机,时常进入小区停车,不只致使小区停车秩序混乱,还存在安全隐患。”小区物业一位员工说,去年,小区物业出资在小区大门口安装了电子门禁系统,并需要小区业主在物业办理汽车出入证后,才能开车进出小区。目前,小区里天天停放的汽车少了很多,居民出行也感到安全了。
采访中,一些居民对门禁系统,也提出一些建议和建议。“自从小区安装了门禁,亲戚朋友来家,保安不让开车进,非常不便捷。”一位居民无奈地说。
另一位居民说,小区在安装门禁时,必须要考虑周全。他居住的小区大门口照明条件不好,两年来,居民驾车不注意,已撞断了好几根门禁上的升降杆。
3、街道铺卵石路促进汽车减速
小店区大院小区,门房安保职员指着小区北门外的一片卵石路说,那就是小区让私家车减速的妙招,路面凹凸不平不只能让车减速,还不至于让车大幅颠簸。
记者看到,大院小区北门,正对着学府雅院的院门,两个小区一南一北分布在马路两侧。而这条马路其空间方都是平平整整的水泥路,只有这两个院交汇处,用不少灰石块铺成,石块高低不平,上面还又撒有一些圆溜溜的小黑石子,其用途就好似高速路上的减速带。而且这段卵石路设计得也非常巧妙,是一个上百平米的圆形,不只实用而且也美观。
安保职员介绍称,这条叫不上名的马路,是伴随楼盘的建设由开发商修建的,现在看来这段凹凸路在减速方面起到了肯定用途。
记者采访中间,坐在透明玻璃房内的安保职员还不时遥控着进出小区院门、小区地下车库的升降杆。他说,有时一些司机不理解,到了跟前看见升降杆不动就使劲按喇叭,还以为是安保职员在刁难他,其实这是为他们好。“业主在车里视线受限,看不到外面有车来,大家在这儿就像十字路口的交警,门前没车了、安全了,才能放行。”
4、小区单行线规范行车秩序
探访小区交通管理情况时,小店区并南西一社区干部还向记者推荐了他们辖区的核七院宿舍:“机动车辆进了这个院,只能单向行驶。”
2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坐落于并南西一巷9号的核七院宿舍。小区大门口设有围杆,非本小区汽车进入,保安会上前需要登记,并暂押司机的驾照或其他证件。院门口被一排隔离墩一分为二,而且隔离墩呈弧形摆设,机动车辆进门后,按其引导就会自然向右拐,除此,旁边还有一个单向行驶的示意图。“逆时针走,右进左出。”对于陌生司机,保安还会提醒。记者走访发现,该小区苑区路约六米宽,容两辆车交会也非难事,但如此设置单向线后,马路好像也宽了很多。而且,该小区楼宇排列也很整齐,中央为办公楼、停车点等,主道呈环形将它围在中间,四周则分布着一排排住宅楼。
该院物业员工介绍称,小区从2009年开始需要单行线行驶,之前小区汽车也是随便走,同一条道上,有北开的车有南行的车,旁边还有骑自行车的,不只交通混乱,而且不安全。有时遇见路边临时停个车,相向而行的机动车辆就得“顶牛”,需要一退一进才能让开。单向行驶后,小区还划了停车位,停车有序了,行驶也有序了,小区交通就有序了,大伙行走就都便捷了。
5、交警:苑区汽车咋走咋停都由产权单位管
就小区里的交通管理,记者咨询了太原交警支队小店区二大队的民警。他称,小区内的道路不具备公共通行性,不是道路交通管理法规中的“道路”,苑区内的汽车如何行、如何停,由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部门自行管理。也就是说,小区内装减速带、安升降杆、设单行线等,只须征得业主赞同就好,无需征得交警部门赞同。他还特别提到,为了交通安全,小区设单行线是个好手段,值得倡导。
小区内汽车怎么样行驶由产权单位自行管理,但假如发生了剐擦或碰撞等交通事故,交警还是要管的。据其介绍,没划线状况下、没红绿灯状况下,机动车辆怎么样行驶交通法上都有明确规定,小区内凡是发生交通事故,一定是有一方甚至双方存在违法行为,交警都会依据情节进行处置。
该民警称,这类年他们也处置过不少小区内、单位内、停车点内发生的交通事故,通常多为技术不过关,停车倒车时看了左侧顾不了右侧,就剐蹭了车。另外也有行车速度过快、视线受阻、驾驶员遇状况操作不当等致使两车相撞或汽车撞了行人等交通事故。他提醒居民,在道路上通行时,大家都熟悉“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在小区道路上通行,仍需谨记这一原则。由于小区道路比其他道路更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