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好多人的观念中一直感觉,假如长期停车,或是停了一宿的车早上起来要用之前,都需要热车。像老王如此一热就是一上午的,貌似也大有人在。热车确实没错,但真的需要那样长期吗?还有,停车怠速是正确的热车办法吗?
●大家为何要热车?
第一大家要说一下热车这件事。依据一项统计数字显示,发动机部件的磨损,超越90%是在冷车启动后3分钟内导致的。大家之所以需要热车,主如果由于三个缘由。
第一,汽车在经过长期停放后,发动机内的机油会在集中在下方油底壳内,各部件表面的润滑油膜基本上已经消失了。这个时候启动发动机,其上半部分是没机油的。需要大约30秒左右的时间,机油泵才能将机油输送到发动机活塞、连杆和曲轴等最需要润滑的部件。
第二,发动机刚刚启动时,供油系统温度尚低,没办法达到工作温度(90-100摄氏度之间),汽油不可以完全雾化。这个时候的汽油还处于液态,假如强行加速行驶,由于油气混合比过高,会令油耗升高、马力不足,而且汽油燃烧不充分。
另外,变速箱中的润滑油此时也都因引力用途,囤积在下方。这个时候假如把车开起来,会有换挡生涩的感觉,就是由于变速箱齿轮润滑不够导致的。只有行车时让变速箱齿轮运转起来,才能将底部润滑油带起,润滑上部。而假如只在原地用怠速热车,因为变速箱没油泵,所以根本达不到润滑的成效。
●热车到底需要多久?
热车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只须发动机达到稳定的怠速,车就能开动了。目前的汽车通常都用电子喷油嘴,不同于老式的化油器车型,电喷车供油系统由ECU控制,不受空气流速和温度的影响,燃油雾化程度高,发动机启动后非常短期内就能达到稳定的怠速。所以热车时间不需要太长,只须机油重压升高,水温达到50度左右即可。通常在车发动后,等个30秒到一分钟,就能让发动机内的润滑油达到每个部件表面后。
但应该注意的是,除去需要时间让机油覆盖全部零件以外,发动机在持续工作之前还需要带到肯定的工作温度。通常引擎从环境温度达到工作温度需要7-8分钟,但这个过程不需要待在原地,只须不以高速行驶就能了。一部发动机长期的怠速停车会增加油耗和积碳,不利于环保。
●热车只能待在原地吗?
热车就好比运动员上场前的暖身,你看赛场上有什么运动员是原地站着暖身的?
所以说车也一样。在启动后30秒到一分钟,等润滑油差不多流过所有发动机部件后,车就能动了。假如你察看转速表的话可以看出,汽车发动后,转速表会打到1000转出头,然后慢慢回落,最后在800到900转左右停住(有的车可能最后会停在1000转左右,但都有一个回落趋势)。这个时候就差不多可以动车了。
但这个时候切记不要上来就高转速行驶,由于此时变速箱中的齿轮还没完全润滑,假如急于拉高转速,磨损会非常紧急。这时需要温顺一点,发动机转速不要超越3000转,以2000转为宜。约莫走个3、5分钟后,发动机温度升高,水温达到50度左右,变速箱完全润滑后,就能根据你平常的驾驶方法继续开了。
除此之外,出于环保考虑,原地怠速热车也是不可取的。三元催化器在怠速时非常难达到正常工作温度(600-800度),这就让原地怠速热车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