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路上跑,人在路上走,车多人杂,难免会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有的人选择理智对待,积极负责,有的人却趁着月黑风高四下无人,撒腿就跑,下面说说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及处罚。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怎么样认定?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开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觉得自己对事故没责任,开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开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置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名字、假地址、假联系方法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同意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否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了解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成本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职员和其他知情职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标准:
1、对导致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且逃逸的,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吊销汽车驾照,且终生不能重新获得汽车驾照。
要了解交通肇事罪的最高处罚是有期徒刑7年以上,为了你和家人、朋友的着想,请勿在事故后选着逃逸,不然大概是只留给亲人两行泪。
在这里提醒大伙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不要心存侥幸心理,要准时停车、报警、保护现场、配合调查,同时准时公告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