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友“凑足一撮人就走”的微博“中国式过马路”引发了大伙的热议,目的直指行人。行人奋起反击:红灯时,车来车往;绿灯时,右转汽车络绎不绝;绿灯一晃就过,稍一犹豫,立刻变红,你让我如何过?确实,当下,开车难,做行人也难。开车要忍得住堵车,经受得住高收费。行人的挑战则在于,躲得起小白,避得开醉酒驾驶。但不管如何,汽车得让着行人,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引发“中国式过马路”是什么原因有很多,“中国式开车”是其中一条。以下是典型“中国式开车”行为,敬告用户,假如有,改掉;没,加勉。
1.占用非机动车辆道
大城市马路远比其他道路多,留给行人和自行车的机动车辆道少之又少。即使这样,常常可以看到非机动车辆道上行驶着汽车,或者停放着汽车;而且,不是一辆,是一溜。容易见到情形是,先是一辆停上去,立刻有跟进者,不需多久,便停得满满当当,行人和自行车不能不绕着路走。非机动车辆道和机动车辆道间一般有区隔,或栏杆,或一道坎,但汽车就是有本事跨越。
点评:人闯马路,车占人道,典型互害。
2.通过对向车道往前挤
前方拥堵,对向马路则空空当当,中间画着显眼的双黄线。一辆车带头跨越过去,迅速往前行驶,屁股后面立刻跟着一溜车。开出没多远,对向也有来车,没空间让这溜车并回原来车道,导致更大拥堵。高速路上,没对向车道可以借,状况却更糟糕,会借用应对车道,结果导致前方有事故,后方救援却上不去。
点评:排队,这小学生都懂。
3.随便开窗丢垃圾
高速路畅通时,随便开窗丢垃圾的现象,有却不多。一旦遇见拥堵,高速除成为停车点,也成为一个垃圾场。堵车过后,马路两边是“一地鸡毛”,不单增加保洁职员工作量,也给后车通行带来很大烦恼。一般道路,也常常可以看出行驶汽车飞出一块或者一袋垃圾。稍有心的,会加强力度,垃圾呈抛物线状况飞到路边;粗枝大叶者,开窗便丢,考验后车驾驶员的注意力和驾驶技术。
点评:奇怪,丢垃圾,平常不会,坐到车内就会。
4.抢黄灯
黄灯,本意是提醒来往汽车注意,提前刹车。日常却慢慢被用户理解成,赶快加速,不然得再等一次红灯。每次黄灯亮起,距离近期的汽车十有八九是加强油门往前冲,在它带领下,随后两三辆甚至